▲講師徐伯豫分享自身職涯經驗,不論是擔任記者還是公關都明顯地幫助她成長。
記者/駱佳妘
銘傳大學新聞系11月29日傳播講座,中國信託投信企劃部襄理徐伯豫回母校演講,她分享自己在各階段的職涯歷程,以及公關和記者需要具備的能力。她也強調,若是學生想在職場中成為搶手人物,累積經驗跟持續學習是兩大關鍵。
徐伯豫分享,當時她初出社會後一腳踏入電台界工作,不過因考量到電台生態與經濟蕭條等原因,而後便毅然決定轉換工作跑道。因對於媒體仍抱有憧憬,她開始慢慢累積財經實力,積極考取專業證照後,成功擔任財經記者一職。而她也鼓勵學弟妹,應在大學時期多花些時間考取證照,趁早累積自身能力。
「當新聞記者的優點是,你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事情。」徐伯豫表示,採訪對她而言是一件很幸運的事,因為在採訪聊天的過程中,會有種跳脫同溫層的感覺,受益良多。而當記者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可以體驗到平常很難經歷到的事,像是採訪業界大佬、重量級人物,並且和他們進行深度交談。這些經驗都難能可貴,甚至有時剛好和受訪者聊得來,進而變成朋友,這也是累積自身人脈的重要關鍵。可別小看這些人脈,後來她從新聞記者轉戰到公關的契機之一,也是因為她平時用心培養的良好媒體關係。
談到身為財經記者的壓力,她分享,自己曾被長官外派到國外出差,工作內容是一天參加至少3場的外文論壇,並馬上產出大量新聞稿,雖然主辦單位有全程安排翻譯,但她仍選擇倚靠自身英文實力,邊聽演講邊撰稿。她說:「大家都以為出差很好,不過實際上所換來的卻是背後的超時工作與壓力。」
她表示,記者如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事情,那公關就是企業中的小螺絲釘。公關的工作範圍,除了要幫助公司和媒體打好關係外,分析媒體曝光度、解決問題能力都是成為公關所需具備的基本技能。她笑著說,外人總是羨慕公關外表下的光鮮亮麗,但實際上,公關真的沒有想像中來的輕鬆,有著許多繁瑣的工作內容需要完成。
▲徐伯豫勉勵同學在大學時期要多累積經驗,為未來的職涯目標做準備。
提到大家20歲的煩惱,最多人擔憂的應該是未來的就業方向。她大方向學生分享,如何讓自己在職場上成為一名搶手人才。第一點是累積大量經驗,在大學時期就應該考慮好目標和方向,若仍迷茫找不到方向就一個個去嘗試,倚靠「刪去法」來尋找自己真正適合的工作,順利找到後便可以開始持續在專業上努力、累積經歷。
第二點則是持續的學習,她以自身為例,因近年疫情肆虐緣故,活動多改為線上舉辦,因此,她開始接觸到剪輯影片這塊的技能,與此同時她也體會到,永遠不知道自己多學的技能哪天有機會派上用場,為求把握好每一個機會,持之以恆的精進、充實自己,未來在職場上才能穩扎穩打。
最後演講時,她勉勵大家,沒有方向的時候,就用刪去法,多多嘗試,失敗也沒關係!並且提到,現在多經營人脈,以和為貴,在未來絕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。
(文字來源:銘報)
▲楊智霖導演向銘傳大學學弟妹們分享自身從業故事/游鈺婷拍攝
記者/游鈺婷
電影《聽見歌再唱》導演楊智霖19日至銘傳大學與廣電系學生分享自身故事以及他的職人精神。他表示,進入電影產業需要對不同的文化有鑑賞力,才有辦法去溝通,進而引起共鳴,做出來的作品也才能得到回響
對於廣電系的學生,他說,如果已經擁有一項好技能,就一定要不斷學習新的技術,保持競爭力,但對於其他事務的鑑賞力也很重要,因此碰到困難後,才能了解到事情的難易度,並針對事情去做調整。
楊智霖說,他在大學時就想在電影產業這個圈子工作,因此他把握每個作業,盡量使用影像的形式呈現,讓自己透過實作來累積經驗。
雖然如此,他卻打趣說,因為大學同學中都太厲害了,自己永遠不是那個特別的人,因此一直都不是負責拍攝,掌控機器的人物,反倒是製作道具、腳本發想、執行製作方面都做過,就是沒有摸過機器,但這樣的經驗,反倒在出社會後,讓他擁有良好的適應能力,能夠有效快速地做出反應。
他也與學弟妹強調,如果有機會做一個可以掌控的事,那就不要輕易的把事情做完,不要錯過面對失敗的機會,因為現在正是可以嘗試的時候,而出社會就只有「可以」和「不可以」、「0分與100分的區別」。
他也談到,當他接到案子的時候一定會對自己有一個要求,即使是不喜歡的題材也要做到水準,喜歡題材就更要做到超水準。
最後,他語重心長的說,做為傳播人最重要的是「思考」,鼓勵學生多思考,但面對困難,卻是要把事情想的簡單,在那個當下做最適合的決定。
(文字來源:銘報)